騰訊龐大的人工智能投資能否幫助2025年第二季業績達標?
中國科技巨頭騰訊將於8月13日公佈第二季業績,市場焦點集中在遊戲增長和人工智能計劃上。

騰訊何時公佈2025年第二季業績?
騰訊將於2025年8月13日(星期三)港股收市後公佈第二季業績。公司將於香港時間晚上8時舉行電話會議,討論財務表現。
這家中國科技巨企已躋身全球最具價值的公司之一。其業務生態覆蓋遊戲、社交媒體、金融科技及雲端服務,遍及全球多個市場。
投資者將密切關注業績,尋找遊戲收入持續增長的跡象。公司將龐大用戶基礎變現的能力,對長遠增長前景至為關鍵。
市場分析師預料本季不同業務分部的表現會有分化。重點是騰訊如何駕馭監管挑戰和競爭壓力。
第一季業績表現重點
騰訊第一季業績收入勝預期,但盈利較預測遜色。第一季主要財務亮點包括:
- 收入:人民幣1,800億元(按年升13%),勝預期人民幣1,746億元
- 盈利:人民幣478億元(按年升14%),遜預期人民幣522億元
- 毛利率:從去年同期52.6%提升至55.8%
資料來源:騰訊、LSEG
強勁收入增長主要由騰訊增值服務部門帶動。靠着長青遊戲《王者榮耀》和《穿越火線手遊》的忠實玩家,推動按年17%的增長。新遊戲《三角洲行動》支持者持續壯大,亦為業績作出重要貢獻。
上季騰訊的人工智能投資也開始見成效,有逾14億月活躍用戶的通訊軟件微信加入AI聊天機械人和搜尋功能。
分析師對第二季業績預測
分析師預測騰訊第二季收入為人民幣1,785億元,按年增長10.8%,但較上季表現稍遜。
鑑於第一季盈利表現未達預期,分析師將第二季盈利增長預測調低至7.1%。毛利率預料較上季回落,但按年計仍有改善。
包含廣告業務的市場推廣服務,預料將成為第二季的增長動力,按年增長17.4%。採用AI技術有助大幅改善廣告觀眾參與度和銷售轉化率。
增值服務業務包含遊戲和社交網絡,仍是騰訊核心業務分部,第一季佔總收入51%。分析師預料此部門將按年增長11%,由多元遊戲陣容持續推動。
表1:財務業績預測

表2:各業務部門收入

將遊戲業務國際化的野心
儘管面對持續的監管審視和多變的消費週期,騰訊仍積極推行具野心的遊戲業務增長策略。公司同時面臨法律挑戰,索尼已入稟指控騰訊即將推出的遊戲《光:子午線》抄襲索尼《地平線:零之曙光》。這些法律爭議可能對日後發展計劃構成潜在影響。
騰訊旗艦遊戲《王者榮耀》預料將成為本季重要收入來源,但國際遊戲業務目前只佔總收入9%,具有莫大增長潛質。《三角洲行動》在推出後表現凌厲,有成為新旗艦遊戲的潛力。《三角洲行動》手機版於4月全球首發,應有助騰訊國際遊戲擴張版圖取得進展。
同時,騰訊於2025年3月斥資11.6億歐元,買入Ubisoft新子公司25%的股權,令騰訊成為Ubisoft第二大股東。這家子公司的產品主要包括多個旗艦遊戲如《刺客教條》。
AI創新推動未來增長
騰訊全力發展各業務的人工智能項目。第一季資本開支總額較去年同期激增91%,達人民幣275億元。
公司近期推出混元3D世界模型1.0,可從文字或圖像提示創建沉浸式3D虛擬場景,亦推出可在消費者設備上運行的新開源AI大模型。
另外,騰訊加強廣告平台功能,利用AI加快內容創作並深化平台對商品和用戶興趣的了解,從而為用戶提供更合適的產品推薦並改善廣告成效。
最近,用戶可以在通訊軟件微信上把聊天機械人元寶直接加為好友,讓用戶可透過不同生成式AI模型進行搜尋,提升用戶體驗和參與度。
圖1:騰訊在微信上的AI功能

分析師看法維持正面
華爾街分析師對騰訊保持正面看法。根據LSEG數據,53名分析師中有49名給予股份「買入」或「積極買入」評級。第一季業績後平均目標價升至631.70港元,高出8月5日收市價約12%。
圖2:華爾街分析師預測



展望:戰略重點
騰訊多元化的業務模式為應對行業特定挑戰提供抗跌力。儘管短期市場仍充滿著不確定性,但公司大力投資AI技術發展和國際業務擴張應能支持長遠增長。
中國監管環境持續演變,但騰訊已顯示適應能力。公司需要繼續在多個範疇創新,擴大競爭優勢並維持強勁現金流來吸引投資者。
拓展國際業務可為騰訊逐步減少對內地市場的依賴,如能在國際遊戲市場取得成功,或可在未來季度為股東締造重大價值。
本信息由IG提供,IG為IG International Ltd的商業名稱。除網站下方的聲明外,本網頁所含信息不包含IG(下稱:我公司)成交價格記錄,或我公司對任何金融產品的交易要約或詢價。依據本網頁所發布的信息以及所表達的意見行事所造成的一切後果,我公司不予承擔任何責任。我公司對所發布信息的准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確或隱含的保證。任何人依賴本網頁的任何信息、觀點以及數據行事須自行承擔全部風險。本網頁相關研究報告中所含信息沒有考慮到特定投資目的、財政狀況或任何閱讀人士的特殊需求。本網頁信息的發布沒有嚴格遵守與促進投資研究報告獨立性相關的法律法規要求,因此應僅被視為市場營銷交流行為。盡管我公司自身交易不會因提供投資意見而受到明確限制,但我公司無意利用相關信息較客戶的時間優先性而尋求利益。點擊此鏈接《非獨立研究報告免責聲明》,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