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2025年第一季業績能否印證其人工智能佈局成效?
中國科技巨頭騰訊將於5月14日公佈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本文剖析收入預期、關鍵業務發展及技術前景,助投資者掌握決策要點。

作者
葉蔚文 Fabien Yip
市場分析師
騰訊何時公佈業績?
騰訊將於2025年5月14日(星期三)晚上8時正(香港時間)公佈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這份業績報告能提供這家中國科技巨頭的財務表現和企業策略等重要信息。
業績預期
作為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騰訊的業績將受到全球投資者的密切關注。該公司多元化的業務橫跨遊戲、社交媒體、數碼支付和雲服務,使其成為中國科技產業的指標。
分析師對騰訊2025年第一季度表現持正面預期,預測收入按年增長9.5%至人民幣1,746億元。
股東應佔盈利預計將大幅提升18.3%至人民幣595億元。毛利率預計將略有改善,從去年同期的52.6%上升至53.7%,代表公司營運效率可能提高,以及成本控制措施取得成功。
圖1:財務業績預期

財報重點關注
增值服務(包括遊戲和社交網絡)仍然是騰訊的核心業務板塊,在2024年第四季度佔其收入的46%。雖然遊戲業務面臨監管審查和消費週期等獨特的挑戰,但騰訊的旗艦遊戲《王者榮耀》及新推出作品《三角洲行動》預計將成為重要的收入驅動因素,分析師預計遊戲板塊將按年增長11%,投資者亦會密切關注即將推出的遊戲陣容。
儘管整體行業環境充滿挑戰,騰訊的營銷服務板塊仍展現出強勁韌性。自2015年以來,騰訊已經把人工智能(AI)技術與其廣告系統融合,改進廣告定位和創意內容,並利用其龐大的生態系統,從而增強公司在中國數碼廣告市場的競爭優勢。營銷服務板塊預計將按年增長15%。
股息回報一直是騰訊業績報告的另一個焦點。該公司在2024財年進行了價值1,120億港元的股份回購,並在去年支付了320億港元的現金股息。投資者將熱切期待管理層對這些企業管治措施的指引。
圖2:騰訊按部門劃分的收入明細

騰訊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策略
騰訊一直積極加大對AI的投資,透過開發自己的大型語言模型,奠定其在中國AI賽道上的領先優勢,並以與國外對手抗衡。
騰訊的重點策略是將AI技術整合到騰訊的核心平台,如微信聊天和廣告系統,以顯著提升用戶體驗和營運效率,潛在地促進長期收入增長。
騰訊對AI的資本支出(CAPEX)預計將以低雙位百分比增長,表明管理層致力於以技術創新作為未來增長的關鍵驅動因素。公司能否從這些投資中獲利,對於創造長期股東價值至關重要。
風險因素
監管審查仍然是騰訊最重要的風險管理因素,在過去幾年,中國政府經實施了多項影響科技產業的法規,特別是關於未成年人遊戲使用、數據隱私和平台壟斷的政策對騰訊影響甚大。
另外,中國科技生態系統的競爭繼續加劇。阿里巴巴、字節跳動和新興平台正在多個業務板塊挑戰騰訊的優勢地位,可能會對未來增長前景造成壓力。
分析師展望
分析師對騰訊的評價偏向正面,50位分析師中有47位給予該股票「買入」或「強烈買入」的評級,反映了市場對騰訊增長策略和市場地位的信心。
分析師的平均一年目標價為597.08港元,高於2025年5月12日的收市價517.5港元15%。不過,騰訊目前的遠期市盈率為17倍,相比中國和全球同業估值並不算特別便宜。然而,許多分析師認為,公司的增長前景和生態系統優勢足以支持其較高估值。
圖3:華爾街分析師預測

圖4:同行表現與估值


本信息由IG提供,IG為IG International Ltd的商業名稱。除網站下方的聲明外,本網頁所含信息不包含IG(下稱:我公司)成交價格記錄,或我公司對任何金融產品的交易要約或詢價。依據本網頁所發布的信息以及所表達的意見行事所造成的一切後果,我公司不予承擔任何責任。我公司對所發布信息的准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確或隱含的保證。任何人依賴本網頁的任何信息、觀點以及數據行事須自行承擔全部風險。本網頁相關研究報告中所含信息沒有考慮到特定投資目的、財政狀況或任何閱讀人士的特殊需求。本網頁信息的發布沒有嚴格遵守與促進投資研究報告獨立性相關的法律法規要求,因此應僅被視為市場營銷交流行為。盡管我公司自身交易不會因提供投資意見而受到明確限制,但我公司無意利用相關信息較客戶的時間優先性而尋求利益。點擊此鏈接《非獨立研究報告免責聲明》,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