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增長與中美貿易關係將如何影響英偉達第二季業績?
英偉達第二季業績預覽聚焦人工智能需求、出口挑戰與全球策略合作關係。

英偉達何時公佈第二季業績?
晶片巨頭英偉達 (NVIDIA, 又譯輝達) 將於2025年8月27日美股收市後公佈2026財政年度第二季業績,並於太平洋時間下午2時舉行業績電話會議。
2026年第一季業績:需求強勁但挑戰仍在
英偉達第一季業績展現強勁的人工智能需求,但亦面臨一些挑戰。數據中心業務推動收入大幅增長,然而,向中國出口H20晶片的新許可要求導致公司產生45億美元費用,毛利率由預期的70.6%大幅下滑至60.5%。
管理層指出,全球對AI服務及「AI工廠」的需求急劇上升,主要硬件合作夥伴及雲端供應商的生產亦在加速。英偉達正深化全球合作關係,擴展AI產能,並升級網絡及軟件系統,以支援更大型、更先進的AI架構。
表1:2026財年第一季財務概覽
|
26年第一季 |
26年第一季 |
盈喜 |
收入 (億美元) |
44.1 |
43.3 |
1.7% |
GAAP毛利率 |
60.5% |
70.6% |
-10.1百分點 |
GAAP 淨利潤 (億美元) |
18.8 |
19.9 |
-5.5% |
資料來源:英偉達、LSEG
第二季關鍵財務指標預測
分析師預期第二季收入為458億美元,按年增長52.4%,但增速較前幾季明顯放緩。管理層預測收入將介乎441至459億美元。GAAP淨利預測為232億美元,按年增長39.6%。
儘管出口限制持續影響H20晶片銷售,管理層仍預期毛利率將回升至71.8%,目標維持在70%-80%中間的水平。數據中心收入佔總營收逾八成,增速預計由第一季的73%放緩至54%。受惠於英偉達Halos自動駕駛安全系統及Isaac人形機器人模型,汽車及機器人業務則有望加速至80%按年增長。
表2:財務業績預測
|
25年第二季 |
26年第一季 |
26年第二季 |
按年增長 |
收入 (億美元) |
300.4 |
440.6 |
457.8 |
52.4% |
GAAP 淨利潤 (億美元) |
166.0 |
187.8 |
231.8 |
39.6% |
GAAP毛利率 |
75.1% |
61% |
71.8% |
-3.3百分點 |
資料來源:英偉達、LSEG,截至2025年8月20日
在技術和新產品發展上展現領導能力
英偉達持續推進其技術領導地位,並展開積極的產品路線圖。Blackwell晶片專為高階AI運算而設,2025年的所有產能已早早售罄。Blackwell Ultra GPU將於2025年下半年投入生產,而新產品Rubin系列預計於2026年推出,Rubin Ultra超級晶片則會於2027年推出,進一步提升效能。
「AI工廠」概念是英偉達策略核心,透過硬件與軟件,將原始數據轉化為有價值的智能成果。為實現「AI工廠」概念,英偉達將提供藍圖與工具,協助企業及政府建立專屬的強大AI系統。
圖1:英偉達的產品路線圖

策略合作推動業務擴展
英偉達於2025年宣布多項策略性合作,擴展其生態系統。在地區AI的項目上,與政府及企業合作,共同發展AI科技,例如與鴻海及台灣政府合作建設超級電腦工廠,當中會使用10,000件Blackwell GPU。另外,又與歐洲及中東地區合作,向沙特阿拉伯Humain出售18,000件GB300 Blackwell晶片。
在汽車領域,英偉達DRIVE平台將支援Toyota及Aurora/Continental的下一代自動駕駛功能。在醫療領域,公司與IQVIA、Illumina及Mayo Clinic合作,利用AI加速藥物研發、基因研究及數位病理分析。
將對華晶片銷售與美國政府分成協議
2025年8月,英偉達與AMD與美國政府達成協議,計劃將中國AI晶片銷售收入的15%分成予政府,以換取出口許可。此舉讓英偉達得以恢復向中國銷售H20晶片,該產品原為符合出口管制而設。
儘管按訂單地點來計算中國市場僅佔英偉達總收入的13%,實際貢獻可能因轉運訂單而更高。在出口限制解除後,假設中國銷售翻倍而其他地區持平,英偉達總收入可望提升逾10%。又假設中國銷售佔比升至25%,政府分成雖達15%,但整體收入僅減少約3%,對公司的影響仍然利多於弊。
圖2:按地區劃分的收入(百萬美元)

潛在風險因素
雖然英偉達展現強勁增長潛能,仍面臨挑戰。中國DeepSeek等競爭對手推出高效AI模型,可能威脅高階晶片需求。中美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持續,最新分成協議亦可能面臨法律挑戰。
分析師看法仍偏正面
華爾街分析師情緒略為轉弱,65位分析師中有58位給予「買入」或「積極買入」評級,1位建議「賣出」。市場關注估值偏高,目前英偉達遠期市盈率為33倍。平均目標價由第一季後的$163升至目前的$191,意味股價或有約9%上行空間。
圖3:華爾街分析師預測


結語
英偉達正值策略佈局與技術創新並進之際。投資者將在即將公佈的業績上,關注對華出口分成協議對財務的影響與前瞻、Blackwell產品需求走勢,以及管理層對全球AI基礎設施的展望。
本信息由IG提供,IG為IG International Ltd的商業名稱。除網站下方的聲明外,本網頁所含信息不包含IG(下稱:我公司)成交價格記錄,或我公司對任何金融產品的交易要約或詢價。依據本網頁所發布的信息以及所表達的意見行事所造成的一切後果,我公司不予承擔任何責任。我公司對所發布信息的准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確或隱含的保證。任何人依賴本網頁的任何信息、觀點以及數據行事須自行承擔全部風險。本網頁相關研究報告中所含信息沒有考慮到特定投資目的、財政狀況或任何閱讀人士的特殊需求。本網頁信息的發布沒有嚴格遵守與促進投資研究報告獨立性相關的法律法規要求,因此應僅被視為市場營銷交流行為。盡管我公司自身交易不會因提供投資意見而受到明確限制,但我公司無意利用相關信息較客戶的時間優先性而尋求利益。點擊此鏈接《非獨立研究報告免責聲明》,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