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將贏得研發新冠疫苗的競賽?
現在有許多公司都在努力嘗試通過研發出新冠疫苗和找到治療方法來應對現今社會面臨着的最大挑戰。在眾多候選疫苗等待試驗的期間,我們來看一看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疫苗類股票。

您可以在Spotify、Apple、Google Podcasts和Deezer上收聽更多IG的Trading the Markets播客。
正在研發中的新冠疫苗有多少款?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截至2020年7月底共有26款候選疫苗處於人體臨床試驗階段,其中6款處於最後的第三期臨床試驗階段,2款處於第二期,11款進行一期/二期合併試驗,另外10款處於第一期試驗。除此之外,還有139款候選疫苗在進行臨床前試驗,這也意味著它們還未開始在人體上進行試驗。
四月份時僅有50款候選疫苗處於研發階段,而現在候選疫苗的整體數量正逐步增加。同時各家企業還建立起了合作夥伴關係,以確保在找到可行的疫苗後有能力大量生產疫苗。
目前正在研發的疫苗類型有很多種,從給藥途徑劃分就包括注射、吸入和口服片劑等等。有些公司不斷試驗新的候選疫苗,而另外一些公司則在研究現有的藥物能否作為疫苗接種或充當治療方法,甚至是希望兩個效果都能達到。
重要的是,如果現有藥物被證實能夠有效抵抗新型冠狀病毒,那麼後續可以很快投入市場,因為這些藥物已經被批准用於治療或預防其他疾病。
新型冠狀病毒的臨床試驗是如何進行的?
即使是在最好的情況下,疫苗研發也是具有風險且成本昂貴的,更不用提現在全世界都在爭分奪秒地尋找着可行疫苗。美國費城醫學院表示,研發一款疫苗往往需要10到15年的時間,葛兰素史克公司(GSK)甚至認為這個過程有時需要花費至少18年,就算是快速完成這個過程,也要6年以上。
考慮到第一款候選疫苗今年才剛出現,一些公司想要達成年底之前生產並上市可行疫苗的目標有些令人難以置信。
研發一款新疫苗需要花費很長時間的原因是疫苗在大批量使用前需要經過嚴格的試驗,這不僅是要證明它的有效性,而且還要檢查其安全性。前期的試驗要在臨床前研究下進行, 即在開始人體臨床試驗之前,需要先在動物身上試驗候選疫苗。
臨床試驗分為三個階段,整個三期試驗成功完成後,監管機構才會考慮是否給它頒發許可證以及向公眾銷售。
第一期臨床試驗需要在一小部分人身上測試候選疫苗,然後觀察疫苗是否帶有任何副作用以及是否安全,此外還要分析藥物的安全劑量。
然後進入第二期臨床試驗,這個階段需要擴大受試者的範圍並證實候選疫苗被人體吸收後是安全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了解藥物的有效性。
第三期臨床試驗是最後也是最難克服的一個階段,受試者人數涉及到成千上萬,這時的試驗需要同時密切監控有效性和安全性,但是重點更多會落在前者。
如果第三階段試驗進展順利,後續就會提交給監管機構,由監管機構決定是否批准該產品上市和供大眾使用。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大多數國家都遵循類似的三期臨床試驗模式,但是不同的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監管機構和程序。
考慮到現在對疫苗的迫切需求,世界各地的政府正放寬監管並允許更快地進行臨床試驗。例如,美國政府通過「曲速行動」(Operation Warp Speed)計劃加快疫苗研發,並確保疫苗能夠在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驗證後快速上市。在這種背景下,有些公司正在同時進行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或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的試驗。
找到新冠疫苗的機率有多大?
我們目前還沒有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可行疫苗,即便全球投入了大量的資源和精力,我們也不能保證一定能夠找到疫苗。
根據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的數據,70%的藥物(不僅僅是疫苗)能通過一期臨床試驗。經過第二期臨床試驗後,其中33%能夠進入第三階段。最後第三階段將減少到只有25%到30%的藥物能夠獲得批准。所以在最好的預估情況下,165款候選疫苗中也僅有少數幾款有可能獲得成功。
也許大家都能夠接受這樣的概率,但是這並不意味着我們一定會找到疫苗。請記住,我們直到現在都還沒有針對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或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征(SARS)等冠狀病毒的有效疫苗,甚至連普通感冒的可行疫苗都沒有。事實上不是事事都會有解決辦法,這就引出一個無法避免的事實,下方研發疫苗的絕大多數公司最終都會以失敗告終。
疫苗股聚焦:最前沿的新冠疫苗有哪些?
接下來我們將重點介紹最前沿的候選疫苗,並且主要集中於已經開展人體臨床試驗的疫苗,而不是仍處於臨床前階段的其它疫苗。
三期臨床試驗中的疫苗
現在有六款疫苗正處於臨床試驗的最後階段,它們算得上是目前尋找疫苗競賽的領跑者。雖然這些公司比其他公司的研發速度快,但這並不能改變最終成功的機率,畢竟第三階段仍有許多障礙需要突破。
牛津大學與阿斯特捷利康製藥公司
牛津大學正在試驗一款最前沿的候選疫苗,該疫苗(ChAdOx1 nCoV-19)的人體臨床試驗暫時還未發現任何排斥反應,志願者免疫系統的反應與成功保護動物免受病毒感染的方式也相同。
目前的第三階段將進一步驗證疫苗在人體中的反應,志願者人數也相應擴大至數万人。受試者主要集中於美國地區,另外巴西和南非等地也有展開試驗。
根據世衛組織的報告,巴西的第三階段試驗將持續一年左右,並將於2021年10月結束,原先的預期是2021年7月結束。有趣的是,牛津大學表示一小群受試者在接種兩劑疫苗(其他所有人只接種一劑疫苗)後產生了「最強的免疫反應」,如果該試驗被證明有效,未來民眾可能不得不接受多次的疫苗接種。其他一些正在試驗中的疫苗也有類似的情況。
阿斯特捷利康製藥公司(AstraZeneca)已經與牛津大學達成合作關係,一旦疫苗研發成功,該公司將負責生產和銷售。世界各國政府已經提前預定了超過20億劑疫苗,其中包括:英國、美國、歐洲、印度和一些國際疫苗及疾病機構。
科興公司
中國生物技術公司科興(Sinovac)早在1月份就開始了名為CoronaVac候選疫苗的研發工作。第一期和二期臨床試驗在中國展開,743位受試者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不良反應的記錄。
第二階段試驗預計將在2020年年底完成,不過該公司已經開始進行第三期臨床試驗,試驗對象是巴西的9000名醫護人員。
除了與巴西藥品生產商Butantan合作進行試驗之外,科興與中國外的多家公司都有旨在加強第三階段研究有效性的合作。
巴西第三期臨床試驗的主要結果應該會在2021年9月出爐,該研究預計於2021年10月正式結束。
國葯集團
中國製藥企業國葯集團(Sinopharm,全稱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下屬的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和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聯合研發疫苗。該公司董事長劉敬楨表示,在正式開始人體臨床試驗之前,他已於3月底將候選疫苗注射到自己體內。
國藥集團聲稱其候選疫苗在第一和第二階段試驗中的有效性達到100%,現在他們已經開始著手進行國際第三階段的試驗工作。考慮到阿聯酋人口的國籍分佈比較多樣,三期臨床試驗主要集中於阿聯酋的數千名志願者身上。
劉敬楨曾表示國藥集團可能將會是第一家成功研發出疫苗的公司,他曾在七月表示疫苗計劃在年底上市。如果成真,這將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Moderna
Moderna公司正在與美國衛生部下屬的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展開合作,開發名為mRNA-1273的候選疫苗。該美國公司是今年早些時候病毒基因序列剛發布時就開始研發疫苗的公司之一。他们的非人體試驗結果顯示,接種兩劑候選疫苗「可快速保護受體免受SARS-CoV-2的感染」。
Moderna的第三期臨床試驗已經獲得批准,美國地區的3萬名志願者應該已經在9月前全部招募完畢,該項研究預計將於2022年10月完成,值得注意的是,該疫苗也是美國政府曲速行動計劃的一部分。
Moderna還與美國其他公司建立起合作夥伴關係,目的是在試驗獲得成功後迅速擴大生產能力。該公司曾表示,其目標年產量是5億劑,計劃在2021年將產量提高一倍至10億劑。截至7月底,Moderna已經獲得4億美元的客戶預定資金。
BioNTech、復星醫藥以及輝瑞
除了在中國與復星醫藥建立聯繫外,BioNTech還和輝瑞(Pfizer)在全球展開研發候選疫苗的合作。他們有兩款主要的候選疫苗經過了初期試驗,其中一款被認為更適合人類接種。現在這款疫苗已經進入到第二/三期臨床試驗,受試者由美國、阿根廷、巴西和德國三萬名志願者組成。
BioNTech在7月時表示:「如果臨床試驗取得成功,輝瑞和BioNTech將有望最早在2020年10月尋求監管機構的許可,如果獲得監管授權或批准,計劃在2020年底前供應至多1億劑疫苗,2021年底前供應約13億劑。」
目前他們與多個國家簽署了疫苗成功後的供應協議,這些國家包括美國、加拿大、日本、英國等。
二期臨床試驗中的疫苗
目前有兩款候選疫苗正在進行第二階段的試驗,接下來將著眼進入第三階段。
康希諾生物與北京生物工程研究所
康希諾生物(CanSino Biologics)正在與北京生物工程研究所一同研發名為Ad5-nCOV的候選疫苗。它在5月公佈了一期臨床試驗的結果,接著在中國武漢508位志願者身上展開二期臨床試驗後表示將通過第三階段試驗尋求進一步的驗證。
我們暫時還不清楚第三階段試驗將何時開始,但是有報導稱,康希諾生物將會在俄羅斯、巴西、智利以及沙特阿拉伯等多個國家尋找四萬多名志願者進行試驗。
安徽智飛生物製品與中科院
安徽智飛生物製品(重慶智飛生物製品的中國分公司)正在與中科院的微生物研究所聯合研發潛在候選疫苗。一期臨床試驗開始於5月, 900人的二期臨床試驗已在7月中旬啟動。
一期/二期臨床試驗合併進行的疫苗
現在共有11款候選疫苗合併進行一期和二期的臨床試驗,這表示它們可以在完成第一階段的試驗後立即進入第二階段。雖然當中大多數現仍處在第一階段,但是目標都是爭取盡快完成第二階段的試驗。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在7月開始啟動一期/二期的臨床試驗,有96名志願者參與了第一階段試驗,更大規模的第二階段試驗包含375名志願者。
根據提交給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的文件,試驗的結束日期定於2020年11月,正式的研究將在一年後正式結束。
伊諾維奧製藥公司
伊諾維奧製藥公司(Inovio Pharmaceuticals)正在與國際疫苗研究所合作研發名為INO-4800的候選疫苗,這是美國政府曲速行動計劃正在推進的另一款藥物。
在動物身上進行的臨床前研究表明,該疫苗可以 「有效防止SARS-CoV-2在肺部複製」,另外一期臨床試驗的中期數據顯示,40名受試者中的94%產生了免疫反應。
臨床試驗於4月在美國開始,後續還將在中國和韓國進行。6月韓國已經啟動一期/二期合併的臨床試驗,該公司的目標是在2020年秋季發佈數據,然後在2020年年底之前生產出100萬劑成功的疫苗。
AnGes與寶生物工程公司
日本葯企AnGes與大阪大學合作研發候選疫苗,並同時與寶生物工程公司(Takara Bio), 展開合作,由寶生物工程公司負責生產成功後的疫苗。這是目前日本最前沿的候選疫苗,一期/二期臨床試驗將在30名受試者身上進行,9月下旬出爐初步數據。
凱迪拉醫療
引領印度疫苗研發的公司有兩家,其中的一家凱迪拉醫療(也稱Zydus Cadila)正在研發名為ZyCov-D的候選疫苗。一期臨床試驗證明該疫苗十分安全,第二階段的試驗也已經在8月上旬開始。綜合來看,以上兩個階段的試驗共有1000位病人參與。
卡迪拉醫療此前曾表示,其目標是在開始的三個月內完成第二階段的試驗,然後與監管機構會面,以就如何最好地推進試驗徵求意見。
Genexine
Genexine是韓國國內第一家展開候選疫苗CX-19臨床試驗的公司,這些試驗已於6月開始。該公司表示,第一階段將在三個月內完成,然後 「在今年下半年 」推進到第二階段。
該候選疫苗的臨床試驗將在多個國家進行,「包括新冠病毒傳播嚴重的國家」。Genexine公司還表示,它是 「唯一一家同時開發新冠病毒預防疫苗和治療方法的公司」。該公司與美國NIT公司合作在美國開始Hyleukin-7的臨床試驗,這是一種針對病毒患者的治療方法。
巴拉特生物技術公司
作為一家大型疫苗研發和製造商,巴拉特生物技術公司是印度第二家展開臨床試驗的公司,該公司還參與了許多相關的項目。
巴拉特生物技術公司以FluGen開發的候選流感疫苗M2SR為基礎,展開名為CoroFlu的候選新冠疫苗研發工作。M2SR已經在一期和二期試驗中被證明可以安全地供人類使用,現在正在針對新冠病毒進行調整。Bharat表示「可能會在2020年秋季進行人體臨床試驗」。
巴拉特生物技術公司的另一個項目是基於美國費城托馬斯傑斐遜大學開發出來的新型疫苗進一步研發一種全新的候選疫苗。後來令人驚訝的是,該公司宣布與印度醫學研究理事會共同研製的「印度第一款新冠病毒候選疫苗」COVAXIN已於7月開始進行臨床試驗。
有趣的是,巴拉特生物技術公司承認疫苗開發「具有不確定性,且是一個緩慢而昂貴的過程」,但它正在努力解鎖抗體的效用,因為這可能是一種更快、更有效對抗病毒的方法。
強生公司
強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s) 的製藥部門揚森製藥(Janssen Pharmaceuticals)最初開發了三款候選疫苗,目前主要針對其中一款開展深度試驗,其餘兩款候選疫苗將作為 「備選」。
候選疫苗Ad26.COV2.S的一期臨床試驗於7月中旬在美國和比利時提前開始,數據應該會在9月出爐。
該公司曾表示,「預計首批新冠疫苗可以在2021年初獲得緊急使用授權」。強生擁有強大的生產能力,因此他們的目標是「向全球供應超過10億劑疫苗」。
諾瓦瓦克斯
諾瓦瓦克斯(Novavax's)的候選疫苗NVX-CoV2373於7月開始人體臨床試驗,8月初公布第一階段的初步結果,結果表明131名受試者的反應既安全又有效。
如果該疫苗能夠獲得成功,那麼它將是美國政府曲速行動計劃的受益者之一。此外,諾瓦瓦克斯已經獲得了美國國防部的一份生產疫苗的合同。
英美煙草公司
煙草巨頭英美煙草公司(British American Tobacco)又稱BAT,可能是最令人驚訝的疫苗研發公司,但不管怎樣,它的美國生物技術部門——肯塔基生物處理公司正在使用的「快速增長的新型煙草植物技術」或許有助於疫苗研發。該公司表示,與常規方法相比,煙草工廠「提供了更快,更安全的疫苗開發潛力」。
最初的一期/二期臨床試驗將有180名參與者,初步數據應在2021年1月出爐。英美煙草公司表示,如果疫苗研發獲得成功,它的目標是利用自己的設施和與其他公司合作,每周生產100萬至300萬劑疫苗。
大角星
大角星(Arcturus)與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聯合研發的候選疫苗LUNAR-COV19正在進行臨床試驗。該公司表示,在7月獲得批准後將 「儘快啟動LUNAR-COV19的人體給葯」,受試者人數為108名。
大角星希望在今年年底之前獲得數據,並表示該公司正在擴大生產線,2020年和2021年有可能生產出數億劑的疫苗。目前大角星已經簽署了一項協議,如果研發獲得成功,它將向以色列供應其疫苗。
正處於臨床評估早期階段的疫苗
根據世衛組織的數據,以下公司或合作機構目前正在對其候選疫苗進行第一階段臨床試驗。
- 莫斯科加馬列亞研究院
- 三葉草生物製藥、葛蘭素史克和Dynavax
- Vaxine和Medytox
- 昆士蘭大學、CSL和Seqirus
-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
- Curevac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和沃森生物技術
- Medicago
- 高端疫苗、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和Dynavax
本信息由IG提供,IG為IG International Ltd的商業名稱。除網站下方的聲明外,本網頁所含信息不包含IG(下稱:我公司)成交價格記錄,或我公司對任何金融產品的交易要約或詢價。依據本網頁所發布的信息以及所表達的意見行事所造成的一切後果,我公司不予承擔任何責任。我公司對所發布信息的准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確或隱含的保證。任何人依賴本網頁的任何信息、觀點以及數據行事須自行承擔全部風險。本網頁相關研究報告中所含信息沒有考慮到特定投資目的、財政狀況或任何閱讀人士的特殊需求。本網頁信息的發布沒有嚴格遵守與促進投資研究報告獨立性相關的法律法規要求,因此應僅被視為市場營銷交流行為。盡管我公司自身交易不會因提供投資意見而受到明確限制,但我公司無意利用相關信息較客戶的時間優先性而尋求利益。點擊此鏈接《非獨立研究報告免責聲明》,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