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業績可能揭示亞洲半導體板塊哪些機遇?
亞洲企業掌控半導體生產的關鍵環節,從台灣的晶圓代工主導地位到日本的關鍵材料供應,為投資者提供美國以外的晶片股選擇。

了解半導體的價值鏈
半導體行業透過全球分布的價值鏈運作,涵蓋設計、生產和組裝。每個階段都需要專業知識和大量資本投資,為投資者創造不同機遇。
了解價值鏈不同的環節有助識別具潛力的投資機會。亞洲企業在製造階段佔主導地位,美國公司難以輕易複製。
以下將拆解各個階段,並重點介紹塑造行業未來的主要參與者。
圖1:半導體價值鏈主要參與者

第一階段:設計
半導體設計是研發最密集的階段,利用專業軟件構思晶片。企業採用電子設計自動化(EDA)工具和知識產權(IP)核心來創建晶片架構。
此階段需要大量工程專業知識和創新。雖然英偉達等美國企業在尖端晶片設計領域領先,但台灣的聯發科已在移動和汽車晶片領域佔據重要地位。
設計公司憑藉知識產權優勢通常享有較高利潤率。不過,它們需要依賴製造合作夥伴來生產實體晶片。
第二階段:晶圓生產
矽晶圓是所有半導體晶片的基礎材料。製造商生產純矽圓柱體,將其切成薄晶圓,並拋光至完美光滑。空白晶圓是製造過程中印刷電路的基底。整個過程需要極高的精度和純度標準。
日本的信越化學和SUMCO合共供應全球超過一半的矽晶圓。它們在這種基礎材料的主導地位,令其對全球晶片生產能力具有重大影響力。
晶圓供應商受惠於所有半導體板塊的穩定需求,令其成為該行業相對具防守性的投資選擇。
第三階段:前段工序
前段工序是資本最密集的階段,在矽晶圓上製造實際晶片。此過程涉及沉積、光刻、蝕刻和拋光的重複工序。
生產先進晶片涉及超過1000個步驟,耗時四至六個月。現代晶圓廠的建設和配備成本達數十億元。
晶圓代工服務
台灣的台積電佔全球約晶圓代工收入約70%,為蘋果、超微半導體 (AMD)、英偉達等眾多企業製造晶片。該公司率先大規模生產3納米晶片,鞏固其在全球最先進晶片的技術領先地位。
南韓的三星電子經營第二大晶圓代工業務,而中國的中芯國際在全球排名第四。
記憶體晶片的主導地位
南韓是記憶體晶片巨頭三星和SK Hynix的所在地,它們主導全球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和NAND快閃記憶體市場。兩家公司合共控制超過70%的DRAM市場佔有率。
記憶體晶片幾乎應用於全球每台電腦、智能手機和數據中心。這種普及性創造了持續需求,不受更廣泛經濟週期影響。
材料和設備供應商
日本企業在光刻膠和光罩方面佔據主導地位,這些材料在晶片電路圖案印製過程中不可或缺。保谷 (Hoya)和信越化學是這些專業材料市場的主要供應商。
製造設備是另一個關鍵領域。東京威力科創 (Tokyo Electron)供應沉積和蝕刻設備,而愛德萬測試提供現代晶圓廠不可或缺的測試系統。
原材料是半導體生產的基礎。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中國控制全球69%的矽生產和98%的鎵生產。這些原材料為中國在貿易談判中提供強大的籌碼。
第四階段:組裝、測試和封裝
製造後,晶圓被切割成獨立晶片,檢測缺陷,並封裝到保護框架中以安裝到電路板上。這個後段製造工序比前段工序更加需要勞動力。
台灣的日月光主導全球外包組裝、測試和封裝(ATP)服務。中國的江蘇長電和通富微電子近年也迅速擴大市場份額。
人工智能(AI)運算廣泛流行增加了對複雜封裝解決方案的需求,令具備技術專業知識的行業領導者受惠。
台積電業績焦點
台積電本月初公佈第三季度收入數據,按年增長30%,超出市場預期。今天將公佈的完整業績報告預計會有新台幣4084億元的創紀錄淨利潤(按年增長26%)。
投資者將仔細審視先進製程(7納米及以下)對公司收入的貢獻,以評估AI晶片需求。管理層應對變幻莫測的美國貿易政策的策略也將是焦點。台積電已承諾在亞利桑那州建設價值1650億美元的設施。
價值鏈各階段的表現比較
估值指標和表現在不同半導體板塊之間存在顯著差異,反映其在價值鏈中的不同角色和投資者情緒。投資者應放眼全球,以把握半導體行業的全面潛力。
公司 |
總部 |
角色 |
遠期市盈率 |
年初至今總回報率(%) |
聯發科 |
台灣 |
設計 |
17.8 |
-3.2 |
英偉達 |
美國 |
設計 |
30.7 |
33.9 |
保谷 |
日本 |
晶圓 |
30.8 |
9.1 |
Siltronic |
德國 |
晶圓 |
不適用 |
18.7 |
東京威力科創 |
日本 |
設備 |
26.0 |
22.0 |
ASML |
荷蘭 |
設備 |
34.0 |
46.8 |
台積電 |
台灣 |
晶圓代工 |
27.8 |
55.9 |
GlobalFoundries |
美國 |
晶圓代工 |
18.5 |
-18.2 |
中芯國際 |
中國 |
晶圓代工 |
88.1 |
139.0 |
三星電子 |
南韓 |
綜合(記憶體晶片領導者) |
14.0 |
85.9 |
英特爾 |
美國 |
綜合 |
71.8 |
85.3 |
美光科技 |
美國 |
記憶體晶片 |
11.5 |
128.7 |
愛德萬測試 |
日本 |
組裝、測試和封裝 |
48.5 |
89.3 |
Teradyne |
美國 |
組裝、測試和封裝 |
33.2 |
12.4 |
資料來源: LSEG,截至2025年10月15日,過往表現並不能準確預測未來表現
對交易者的啟示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數據,中國、日本、南韓和台灣的東亞企業佔全球半導體總產值的71%。亞洲企業的重要規模,為投資者提供美國晶片股以外的投資機會。
在價值鏈中分散投資可以降低對單一國家或技術製程的依賴,同時保持半導體板塊的投資。
交易者可以在分析個別公司後考慮個股機會,或使用一些一籃子解決方案,如BetaShares Asia Technology Tigers等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參與更廣泛的區域主題投資。
本信息由IG提供,IG為IG International Ltd的商業名稱。除網站下方的聲明外,本網頁所含信息不包含IG(下稱:我公司)成交價格記錄,或我公司對任何金融產品的交易要約或詢價。依據本網頁所發布的信息以及所表達的意見行事所造成的一切後果,我公司不予承擔任何責任。我公司對所發布信息的准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確或隱含的保證。任何人依賴本網頁的任何信息、觀點以及數據行事須自行承擔全部風險。本網頁相關研究報告中所含信息沒有考慮到特定投資目的、財政狀況或任何閱讀人士的特殊需求。本網頁信息的發布沒有嚴格遵守與促進投資研究報告獨立性相關的法律法規要求,因此應僅被視為市場營銷交流行為。盡管我公司自身交易不會因提供投資意見而受到明確限制,但我公司無意利用相關信息較客戶的時間優先性而尋求利益。點擊此鏈接《非獨立研究報告免責聲明》,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