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71%的零售客戶賬戶在與該投資交易平台交易差價合約時虧損。差價合約為複雜的金融產品,由於槓桿作用而存在迅速虧損的高風險。請您在交易前充分了解差價合約產品的運作方式,並評估自己能否承擔存款損失的高風險。 71%的零售客戶賬戶在與該投資交易平台交易差價合約時虧損。差價合約為複雜的金融產品,由於槓桿作用而存在迅速虧損的高風險。請您在交易前充分了解差價合約產品的運作方式,並評估自己能否承擔存款損失的高風險。

第三季業績

騰訊及京東2025年第三季業績前瞻:人工智能變現與盈利能力的考驗

騰訊及京東將於11月13日公佈第三季業績。市場焦點集中在騰訊的人工智能變現及遊戲業務動力,而京東則面臨因積極擴展外賣業務而帶來的盈利壓力。

購物車 資料來源: Adobe images
購物車 資料來源: Adobe images

Written by

葉蔚文 Fabien Yip

葉蔚文 Fabien Yip

IG市場分析師

Published on:

騰訊

騰訊將於2025年11月13日(星期四)香港市場收市後公佈第三季業績。

第二季業績報告重點

騰訊在8月公布的財報表現強勁,收入按年增長15%,是過去四年錄得的最快增速。營運利潤增長18%,營運利潤率擴張1.2個百分點至37.5%。

公司核心業務板塊 --- 遊戲及市場推廣服務收入增長均超過20%。本土市場遊戲收入增長17%,而國際市場遊戲按年飆升35%,旗艦遊戲包括《王者榮耀》、《和平精英》及新推出的《三角洲行動》均展現強勁動力。市場推廣服務收入攀升20%至358億元人民幣,由人工智能驅動的廣告內容及目標受眾定位能力提升所推動。

不過,資本開支激增119%至191億元人民幣,公司大幅投資於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包括圖像處理器 (GPU) 及伺服器。

分析師對第三季業績的預期

市場預期騰訊第三季收入為1889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13.0%,但略低於上一季收入。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盈利預計增長7.7%,營運利潤率維持上季的37.5%水平。

公司廣告業務(即市場推廣服務),因人工智能應用持續提升觀眾參與度及銷售轉化率,預計將保持18.7%的增長軌跡。

增值服務包括遊戲及社交網絡,仍是騰訊核心業務板塊,佔第二季收入50%。分析師預測此板塊受惠於遊戲組合持續強勁,將按年增長12%。

第三季業績會議關注重點

  • 人工智能變現進展,微信與AI技術整合以提升廣告收入的最新情況
  • 新旗艦遊戲《三角洲行動》及最近推出的《特戰英豪》手遊的銷量
  • 人工智能對遊戲收入貢獻的證據
  • 國際遊戲板塊的增長步伐
  • 最新資本配置策略,包括股份回購及策略性投資

分析師對騰訊維持樂觀態度

華爾街分析師對騰訊保持正面看法。根據LSEG數據,52位分析師中有48位給予股份「買入」或「積極買入」評級。平均目標價今年已多次上調以反映持續的股價升勢,最新平均目標價為703.89港元,較11月11日收市價有約8%上升空間。

圖1:華爾街分析師對騰訊股價的預測

華爾街分析師對騰訊股價的預測 資料來源:LSEG,截至2025年11月11日
華爾街分析師對騰訊股價的預測 資料來源:LSEG,截至2025年11月11日

技術分析顯示上升潛力

騰訊股份年初至今回報達56%,顯著跑贏恆生指數及MSCI中國指數。

技術圖表呈現艾略特波浪理論中第5浪的特徵。第1浪的100%斐波那契延伸意味著股價可能升至715港元水平,但在683港元的近期高位將預見首個阻力位。715港元亦是騰訊的歷史高位。

相反,若業績缺乏正面驚喜,可能觸發回調至20日移動平均線634港元。若出現重大失望,股價可能下試590港元支撐位

圖2:騰訊日線價格圖表

騰訊日線價格圖表 資料來源:TradingView,截至2025年11月11日市場收市。過往表現並不能準確預測未來表現。
騰訊日線價格圖表 資料來源:TradingView,截至2025年11月11日市場收市。過往表現並不能準確預測未來表現。

京東

京東亦將於2025年11月13日(星期四)香港市場收市後公佈第三季業績。

第二季業績報告重點

京東上季錄得收入3567億元人民幣,較2024年第二季增長22.4%,為自2011年第四季以來最快增速。然而,盈利面臨重大壓力。普通股股東應佔利潤暴跌50.8%至62億元人民幣,扭轉了之前的上升趨勢。

市場推廣開支飆升125%,是拖累利潤的主要因素。在國內消費情緒疲弱背景下,眾多平台一直在降低產品價格或派發補貼以吸引顧客。這種競爭環境為整個行業帶來盈利挑戰。

外賣業務是影響盈利的另一主要因素。自2月宣佈進入這個以往由美團主導的領域以來,京東外賣積極擴展業務,截至6月全職外賣員超過15萬人,又與超過200萬間餐廳合作。新業務板塊(包括外賣)收入增長198%,但因京東大舉補貼業務以吸引及留住顧客和外賣員,營運虧損擴大20倍至148億元人民幣。

除影響利潤之外,行業激烈的競爭在中國通縮環境下引起監管關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約見主要外賣平台,包括美團、阿里巴巴及京東,敦促公司停止升級價格戰,採取更理性的營商方式以保護消費者、商戶及外賣員。

分析師對第三季業績的預期

分析師預期京東第三季收入為2941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12.9%,但因第二季表現受惠於618購物節,收入預期按季下跌17.6%。

因公司繼續在市場推廣活動上大舉開支,普通股股東應佔利潤預計按年下跌75.8%。

公司核心業務京東零售預計穩步增長16.7%。在電子產品銷售的既有優勢將繼續受惠於政府消費補貼。新業務板塊(包括京東外賣)預計將成為主要收入動力,不過高昂的營運及營銷成本將導致虧損。

第三季業績會議關注重點

  • 外賣業務發展,以及管理層是否會提供2026年轉虧為盈的跡象
  • 雖然收入強勁增長,但管理層將如何處理淨利潤下降及自由現金流減少等問題
  • 雙11購物節最新數據,以及在高度競爭環境下核心零售利潤的可持續性
  • 中央刺激措施對消費需求的幫助
  • 公司最近宣佈收購德國電子產品零售商Ceconomy,拓展國際業務的最新情況
  • 管理層對2025財年展望的評論

分析師對京東的看法轉趨審慎

根據LSEG數據,36位華爾街分析師中有33位給予京東美國預託證券股份「買入」或「積極買入」評級。然而,平均目標價自3月以來一直下調,從54.0美元降至現時的44.6美元,不過仍較11月11日收市價有41%的顯著上升空間。

圖3:華爾街分析師對京東股價的預測

華爾街分析師對京東股價的預測 資料來源:LSEG,截至2025年11月12日
華爾街分析師對京東股價的預測 資料來源:LSEG,截至2025年11月12日

技術分析顯示區間橫行走勢

京東股份在2025年表現欠佳,因公司面臨持續的盈利挑戰,股價年初至今下跌9%。

技術圖表顯示股價自5月中以來大部分時間在30.5美元至34.5美元之間橫行。200日移動平均線平緩,顯示動力有限,而20日移動平均線快將與100日移動平均線形成死亡交叉,顯示短期價格走勢疲弱。

令人失望的業績可能推動股價下試8月低位29.9美元。相反,正面驚喜(如外賣業務盈利路徑清晰)可能推動股價升向交易區間頂部34.5美元。

圖4:京東日線價格圖表

京東日線價格圖表 資料來源:TradingView,截至2025年11月11日市場收市。過往表現並不能準確預測未來表現。
京東日線價格圖表 資料來源:TradingView,截至2025年11月11日市場收市。過往表現並不能準確預測未來表現。

本信息由IG提供,IG為IG International Ltd的商業名稱。除網站下方的聲明外,本文件所含信息不包含IG(下稱:我公司)成交價格記錄,或我公司對任何金融產品的交易要約或詢價。依據本文件所發布的信息以及所表達的意見行事所造成的一切後果,我公司不予承擔任何責任。我公司對所發布信息的准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確或隱含的保證。任何人依賴本文件的任何信息、觀點以及數據行事須自行承擔全部風險。本文件相關研究報告中所含信息沒有考慮到特定投資目的、財政狀況或任何閱讀人士的特殊需求。本文件信息的發布沒有嚴格遵守與促進投資研究報告獨立性相關的法律法規要求,因此應僅被視為市場營銷交流行為。儘管我公司自身交易不會因提供投資意見而受到明確限制,但我公司無意利用相關信息較客戶的時間優先性而尋求利益。點擊此鏈接《非獨立研究報告免責聲明》,閱讀全文。